吴炳,字可先,号石渠,灿花主人,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生,宜城镇人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先后任武昌蒲圻县知县、工部都水司主事、福州知府、江西提学副使等职。南明永历元年(1647年)仲春,以兵部右侍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。永历二年终,护送永明王太子到湖南城步,被清兵所俘。囚于衡州湘山寺,绝食而亡。
吴炳为官,执法严谨,不徇私情,遭到庶民恋慕。京中三大殿被烧,为合营修复,吴炳被派往浚县监工采石。他体贴民工,制止鞭挞,对采石者付银钱,而不是以徭役付酬。稳固了民意,提高了工效,深受迎接。崇祯初,在福州知府任上,乡试做弊案发。官宦后辈陈况,科场做弊,就地捕获。陈家送来三千两白银,要吴炳容隐此事,被吴炳严词拒绝。巡抚熊文灿又来讨情,但吴炳一定要查处陈况。巡抚熊文灿曾为海上遇盗吃败仗事求吴炳故弄玄虚容隐他,也被吴炳断然拒绝过,说:“杀人媚人,召不忍也。”抚军为陈况讨情,吴炳深知其好坏,但又不肯屈就,不能不去官而去。终究陈况做弊案大白于天下。吴炳回籍后,专心于戏剧诗文,在宜兴南门外五云庄“灿花别墅”着书立说。后在大司马陆完学的举荐下,吴炳又从新出来仕进。崇祯九年(1636年),炳出任浙江盐运司主事。他仍像之前一样严肃认真。他致力于对盐局市舶作恰当调解,革新盐运和商贾商业税收政策,一时商贾“称便”。后又当吉安知府、江西提学副使。
大明代消亡后,清兵入关。福王等接踵竖立南明代廷。吴炳也跟随而去。永明王在广东肇庆即帝位。吴炳在表兄瞿式耜的举荐下,见到了永历帝,并被委以阁臣之重担。清兵步步紧逼,永历帝逃到湖南武冈。清兵再攻,永历与太子分头避祸。吴炳护送太子,在城步被清兵俘获。多人劝降,吴炳不为所动。留诗句:“荒山谁与收枯骨,明月长留照短缨”,在湘山寺绝食而亡。时年五十四岁。清顺治七年,其子吴维垣迎榇归桑梓,安厝于宜兴南门外石亭埠。
吴炳同时是一名剧作家,知晓乐律。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中称吴炳、孟称舜、范文若“同为临川派的最巨大的剧作家”。吴炳在宜兴“灿花别墅”中专心创作,《绿牡丹》、《画中人》、《西园记》、《情邮记》、《疗妒羹》合称为“灿花五种”。吴炳为东阁大学士行宰相事,以是后人称吴炳为“灿花宰相”。
代表作
《绿牡丹》是明末优异戏剧家吴炳的代表作。本书叙说的是两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故事。
全剧以绿牡丹为中间,咏绿牡丹让沈婉娥、车静芳、谢英、顾粲展露他们的绝世才气,而且使他们因此而心生喜爱,终究喜结良缘,也让柳希潜、车本高丑态百出,受尽挖苦。
《绿牡丹》以行侠仗义为基调,演述事先佞邪当道,权奸狐假虎威,鱼肉乡里,激起山东“旱地盗贼”花振芳、江南“江湖水寇”鲍自安的义愤,他 们集结了一批江湖烈士,锄强扶弱,除奸扶弱;并辅佐宰相狄仁杰起兵,迫使武则天退位、迎庐陵王还国即位,世人遭遇封赏。
小说以唐武则天时代为配景,叙说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侠女花碧莲,在剪除武周佞臣及其翅膀的过程当中,了解相恋,几经波折,终成眷属的故事。
小说反攻了势力豪强对庶民的欺压,讴歌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动。故事情节跌荡放诞迂回,极富传奇色彩。文辞也浅显流通,活泼有趣,具有浅显文学神韵。人物描写细致逼真,如鲍自安的老到幽默、武功超群,花振芳的豪迈正直、敢作敢为,义仆余谦的深恶痛绝,鲍金花的骄贵好胜,花碧莲的朴素情挚,都特性鲜亮。
小说自清朝道光年间问世后,广受读者迎接,产生了较大影响。许多地方剧种都曾取其局部情节改编成戏剧演出,如《大闹桃花坞》《四望亭》《嘉兴府》《龙潭镇》《扬州擂》《四杰村》《巴骆和》等。京剧《宏碧缘》,即以《绿牡丹》为底本,加以改编创作而成。